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樂曲分析

家庭環境優渥、一生走來順遂的孟德爾頌,相較於諸多坎坷潦倒、命運多舛的作曲家,他的音樂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美感,與富麗高雅的氣質。這首作品編號64號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兼顧了浪漫與形式的美感,即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第一樂章中悠揚如歌的主題旋律,幾乎已經與孟德爾頌本人劃上了等號。而該曲在今天也與貝多芬、布拉姆斯以及布魯赫的小提琴協奏曲同列為十九世紀德奧小提琴協奏曲中的四大經典名曲。   樂曲的構思源自於一八三八年,當時二十八歲的孟德爾頌正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的指揮,他原先打算在隔年為該樂團首席小提琴手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創作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未料這個構想一拖六年。在這期間,由於作曲者認為自己無法創作出完美的作品,而不斷的與大衛交換意見,獲得相當多演奏者珍貴的建議。直到一八四四年,在結束疲累的英格蘭之行,回到妻子身旁,並重新感受家庭的溫馨後,才完成此曲。於次年3月13日在大衛的主奏下舉行首演,唯孟德爾頌因身體不佳而不能親臨指揮樂團。   全曲分成三個樂章,樂章之間不中斷於持續演奏,這樣的手法在當時算是一項創舉,然而各樂章依舊各自獨立,並不相互貫穿聯絡。第一樂章為熱情的甚快板,溫馨而柔美的小提琴第一主題在管絃樂的琶音引導下奏出,經過華麗的開展後,第二樂章接續出現,兩段主題在本樂章中以奏鳴曲式發展。第二樂章為行板,主奏旋律婉約而柔美,中段則略顯哀傷。第三樂章則是由稍快板到活潑的甚快板,在石破天驚的定音鼓聲後,第一主題燦爛而炫麗,第二段主題則是輕快活潑,最後由小提琴的顫音帶動樂團劃下了休止符。

Oistrakh plays Mendelssohn -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Part 1/4]